当前位置:
日本古武道文献分享第4期:《警视流立居合相关研究》Part 3
来源: | 作者:finance-60 | 发布时间: 2021-08-08 | 428 次浏览 | 分享到:

(接上文)


3    八户图书馆所藏《警视流剑术组太刀之方书》(明19解说)的精查研究


(略)


4    警视流立居合的传承


(略)


5    警视流立居合的形解说之系谱


        一般而言形解说中口传的部分比重很大,而认识到“由作为其前身的明治的击剑世话挂制定,以剑道指导室为中心的警视厅武道的一个流派”这一出身,有正统性的警视流立居合的解说,主要是和警视厅作成之明19解说、昭56解说等相关的资料,以及警视厅历代师范口传内容。而其他的形解说,也有很高的资料的价值。作为警视“厅”流这种称呼的存在,为了确保出身的正统性,应该考虑将其定位在以剑道指导室作成的资料为主,并以口传内容作为补充。


        当今警视厅在修炼的立居合,是由堀田师范以下经石关师范、久保师范、伊藤师范口传传承下来的。今次,将顺着形解说的系谱的来龙去脉,把室井解说、助教会解说、昭42解说、昭56解说以及后载的伊藤师范(口传)形解说方案的传承的经纬进行大致的解明。


(礼法的采用)


        虽然明19解说对礼法没有记述,但室井解说中,是在对神殿行拜礼之后,在“左膝着地”蹲踞状态进行带刀和脱刀。这是警视流形解说对礼法最早的规定。之后,助教会解说中,省略了“左膝着地”,改成只是在“蹲踞行刀礼”之后进行带刀和脱刀,这一变化被昭56解说继承了下来。


        弓马术礼法小笠原教场三十世·小笠原清信,在昭和44年发表了“明治初年,在拔刀队的刺激下,警察剑道正从仅作为武道的综合的思维模式,向现实生活中活化的意义转变。这个时代,由于并行的学生间击剑的普及,具有通过击剑将(良好的)魂魄注入人格的教育性的学生剑道,由通过剑术之类的稽古引人入正道的考量出发,而向剑道转变。嘉纳治五郎也秉持为了使日本之体育在新时代与欧美之体育为伍的意义,而称柔道。在排除了关节技、当身的人为的规则下,在更狭窄的技法选择中,从打出磨练自己的方法的教育意义出发,由柔术向柔道发展”的研究结果(《武道的礼法/武道の礼法》第24页)。之后,在昭和50年,全剑连制定了“以修炼剑的礼法而形成人格之道/剣の理法の修錬による人間形成の道である”的剑道的理念,更在平成18年以“生涯剑道”为标榜,提出了“对寻求纵贯生涯的人格形成之道从事指导/生涯にわたる人間形成の道を見出す指導に務める”的剑道指导的心构。平成20年,日本武道协议会制定了“武道,是从武士道的传统而来,对我国的、体系化的武技进行修炼,在心技一如的运动文化下,修炼柔道、剑道、弓道、相扑、空手道、合气道、少林寺拳法、薙刀、铳剑道而锻锤至心技体一体,并磨练人格、高尚道德、培养对礼节的尊重态度、寄托国家社会之平和繁荣的人格形成之道/武道は武士道の伝統に由来する我が国で体系化された武技の修錬による心技一如の運動文化で柔道剣道弓道相撲空手道合気道少林寺拳法なぎなた銃剣道を修練して心技体を一体として鍛え人格を磨き道徳心を高め礼節を尊重する態度を養う国家社会の平和と繁栄に寄与する人間形成の道である”的武道的理念。武道,是以礼始以礼终的。在剑道修炼的时候严格的执行礼法,正是为了统御感情和斗争的本能,这是礼的意义(全剑连《剑道指导要领/剣道指導要領》第30页)。剑道,除正确的学习真剑的本原之外,还需尊重与剑道的特性相通的礼节(全剑连《剑道修炼的心构/剣道修錬の心構え》),努力进行重视礼法的指导(全剑连《剑道指导的心构/剣道指導の心構え》)等。警视流是明治19年制定的,前记Ⅱ中提到的,同年设立了帝国大学击剑部,明治44年以“在体操(课程)中可以加入剑道、柔道”为宗旨修改了一部分中学校令施行规,剑道开始担当近代教育中的一环。包括警视厅在内,采用剑道界的礼法,从现代武道史的角度来看也称得上是非常自然的流变吧。


        另外,大正元年制定的大日本剑道形,有“打太刀、仕太刀提剑以立礼开始”“最终的礼和最初的礼相同”的要点,拔刀的礼法有“蹲踞拔剑相合”的要点。昭56年制定的日本剑道形解说书也指出“从提刀立礼开始,然后蹲踞拔刀相合。蹲踞时,右足稍稍在前,呈右自然体的程度”。虽然不论哪里都规定了“蹲踞”是礼法的重要要素,但并没有采用室井解说中蹲踞后“膝盖着地”的作法。昭44年制定的全日本剑道连盟居合(解说)中,规定居合膝的要领为“从带刀姿势整理袴后,两膝曲折下来,左膝斜倾而立,脚掌冲右地踏在地上,臀部乘在左踵,上体着落”,在以居合膝的状态着座的状态下,规定要点为感受到敌方的杀气时,“两手迅速按刀,同时将腰上立”。


        《武道的礼法》第100页、110页、119页,记述了礼法的基本姿势,有站立姿势、跪座(按:原文即跪座,与中文语境中一些爱好者说的跪坐不同,见下文。)的姿势和正坐的姿势。“跪座”是,膝盖着地,指尖爪立,踝关节和脚趾呈锐角弯曲,两踵靠近,臀部轻据在脚踝上。以微微前倾的姿势平静的呼吸,手静置于腿上。跪座的姿势,是在很低的位置行动时候的基本,在就座的场合需要行动时,首先要变为这种姿势。而武将就座的方式“幡足座”,将上座足的脚背到脚尖伸展,脚踵放在臀部中央,下座足顺势放在外侧,脚背向里折90度使脚掌朝向上座足方向;或者两边的脚掌相合,膝盖平放地上,背肌挺直伸展,是一种时刻保持不大意的构。也就是说,不论站立还是就座,都要时刻作出保持不大意的构。


        前文提到的室井解说的礼法要点“左膝着地蹲踞进行带刀、脱刀”,在之后的助教会解说中省略了“左膝着地”,这一内容经过昭42解说和昭56解说,被继续使用在立居合的现解说中。将无用的内容省去是与“实用”相关联的,而“实用”又会向“美”去追求。有观点指出“实用”、“省略”、“美”之间存在关联性是武道基本思维方式的要点(《武道的礼法》第14页),所以作出这个省略的原委很有意思。在以日本刀为凶器的犯罪事件频发时,警视流作为巡查们统一的教养训练法而被制定出来。在制定之初,对礼法并没有规定。迟至昭和5年的室井解说才制定了礼法,并在之后通过口传的继承过程中有所补正,直到现在见到的昭56解说等。武道的礼法,是现代武道学重要的研究对象。由于全剑连正推进着礼法的研究,所以期待能在已有的成果基础上深化对警视流立居合礼法的研究。


(警视流立居合一本目的称呼和形解说的变迁)


        明19解说中,立居合一本目以“前越·浅山一传流”为表记,解说为“敌方从前方过来突然间发动斩切时,右脚踏入,拔刀从敌方的右胁下开始斩至胸部。敌方向后退却时,两步踏入,向敌方头部切入”。确定了以“后之先”而“拔刀从敌方的右胁下开始斩至胸部”并“向敌方头部切入”的二太刀。但是,之后的室井解说,将技法的称呼从“前越”改为了“前腰(正面)”,流派名从“浅山一传流”改为了“浅山流”。形解说也详细化了:“出右足,左足稍稍靠拢,身体以半身状态,右手一手拔付(从腰至肩上为目标,刃朝上斩切至高处),在此斩切的状态基础上刀向左回转,形成上段的时候左手亦握柄,同时左足向前,复右足直出向前正向斩下”。


        在此之后,助教会解说、昭42解说、昭56解说等,在没有详细的说明根据的情况下,一本目“前腰”,变为了“在(拔刀)斩切完成时候左手握向刀柄,出左足,刀向左回转,形成上段”,将明19解说和室井解说制定的初太刀“斩切”后、继以二刀目的“正向斩下”的部分去掉了。不过,昭和50年的和田解说,恢复了与明19解说相同的立居合一本目技法的称呼“前越”,并也和明19解说及室井解说一样,“拔付”后“左足并向右足的同时,先送足并右足一步踏出,如同大动作拔开后方敌人突刺一样(按:这里的拔应取拔击之拔的意思,意指就像背后有人突刺,要大大向前避开一样的动作,不要看成拨了)将刀高举过顶,左手背碰到刀柄后握刀,正向大动作斩下至水月”,恢复了二太刀目的“斩切下来”。昭和51年的久原解说,也是在“拨付”之后,有“左足踏出同时,左手握向刀柄,从左边高举过顶,右足大步踏出正向斩切下来”的要点,与和田解说一样,复活了作为明19解说和室井解说根干的二太刀目的“斩切下来”。


        明19解说,确定了在拔付之后“敌方向后退却时,两步踏入,向敌方头部切入”,室井解说也基本同样,以平成6年久保解说为嚆矢的额现解说,也规定初太刀拔付后继以“左足往前送出并向右足时,(刀)在左侧受流高举过顶变为上段,(然后)右足踏入的同时,从敌方的头上向下斩至肚脐”。明19解说对立居合一本目的技法制定为“敌方从前方过来突然间发动斩切时”,也即“后之先”。在面对敌方突然的攻击时,迅速出鞘一刀将其制服的居合,在片手拔付发动初太刀的场合下,通常存在不能期待完全将敌制服的情形,因此笔者认为应肯定现解说的合理性。如此说来,深入地技术性地解释技法已经超出了武道爱好家的能力。包括全剑连居合12本的要义,大半都是在“拔付”之后“斩切下来”从而“取胜”,这其中的关联,还有待对警视流理解深刻的专门家在修炼中进行有根据的研究。


Ⅳ.结语


        在西南战争后的明治19年制定的警视流居合5本,全部是立居合。大正14年大日本帝国陆军户山学校制定的户山流居合5本也全部是立居合。昭和10年户山学校编纂的《剑术教范详解/剣術教範詳解》第537页,指出一本目的意义是“若干前方之敌,在其手按刀柄准备拔刀之先,将其前臂从下至上斩切,继而在敌后退时追入并斩杀”,旨趣和警视流一本目“前腰”是类似的。在战败氛围浓厚的昭和20年由神奈川县平塚警察署长(当时)大村唯次提出、应该“掌握各流之居合的长处交汇之物,特别是与剑道关系紧密的拔刀法”、并受到中山博道师范直接教诲、在昭和38年成立的关东居合道研究会(现东日本居合道研究会)的《中山博道先生考案·大日本拔刀法》中,有基本之形4本和奥之形2本,全部是立居合。之中可以看到奥之形一本目(前敌逆刀)和警视流、户山流的一本目是类似的。之后全剑连居合的12本中立居合也占了8本。结果是,警视流立居合制定之后再制定的居合,大体都是立居合。总之不论以居合道的国际普及的视角,还是一连串的立居合制定的来龙去脉,在生活方式中“正座”的机会激减的变化基础上,可以预见到今后居合道中立居合的比重将会很高。


        (后文略)


 


附件:


“警视流立居合”形解说案


平成24年5月吉日


第1         形制定的旨趣


        警视流立居(按:原文如此),是在西南战争后的明治19年,警视厅以为了便宜洋装带剑的警察官进退操纵为旨趣制定的。


第2         入退场与礼法


1         入场:以全日本剑道连盟居合(解说)“作法”(以下称“全剑连作法”)的“出场”为准进行。


2         向神座(上席)之礼:以全剑连作法的“向神座之礼”为准进行。


3         开始的刀礼:从携刀姿势开始,整理袴并蹲踞<注>。以此姿势,依全剑连作法“结束的刀礼”为准将刀放置在地上。两手手背伸向正面,手指尖垂直向下(两手间隔略窄于肩宽),指尖轻触地面。结束之后,两手放置在大腿近侧。


<注>膝盖有不方便的情况的话,左膝着地的蹲踞也可以。以下相同。


4         带刀:在蹲踞的姿势下,以全剑连作法的“带刀”为准,进行带刀及下绪的打结。左手大拇指按在刀锷上起立。


5         结束的刀礼:从携刀姿势开始,整理袴并蹲踞。以此姿势,以全剑连作法的“结束时的刀礼”为准,解开下绪并脱刀,将刀放置在地上。刀礼和“3  开始的刀礼”一样。结束之后,以全剑连作法“取刀的方法”为准取至左腰,起立。


6         向神座(上席)之礼:以全剑连作法“向神座之礼”为准进行。


7         退场:以全剑连作法“退场”为准进行。


第3         拔刀法


一本目  前腰(正面)  <原义·浅山一传流>


        敌从前方过来突然间发动斩切时,右脚踏入,拔刀从敌方的右胁下开始斩至胸部。敌方向后退却时,两步踏入,向敌方头部切入。(资料①)


        (要义)敌方从前面斩切过来时,进行从右胁斩至胸部的拔付,敌方向后退却时,进而从头上向下斩至肚脐前。


        (演武)从直立的姿势,两手按刀同时左足向前进。第3步左足踏出,此时刀鞘向下反转拔刀出鞘,以右片手从敌方右腰开始向左肩上方以袈裟切上(切上完成时的切先,大约在眼睛的高度)。右手向正中送的时候剑先偏向左侧(刃朝前),左手手背向右手前移动并握刀,在敌方进入两袖之间时,左足向前送出同时在左边受流,然后以上段高举过顶,然后在右足踏入同时,向敌方头上至肚脐前斩切而下。


        “下段残心·纳刀”示以下段残心,血流之后,左足向前送出并向右脚,刀的峰(按:峰,mune,指刀背脊,不是刀锋)的中段置于左肩,左手夹住刀身,右手变为逆手握柄,左手握住鲤口引至刀鎺附近的刀峰附近(柄头指向敌方的脸),左足向后退的同时刀柄向前拉出,切先落入鲤口后,右足向后退的同时纳刀。握着刀柄的右手向前滑至柄头处脱离。


二本目  夢想返し(从正面向后)<原义·神道无念流>


        敌方从后面斩切而来时,踏出的右脚直向后回转,踏入的同时进行从敌方右胁下开始至胸部的拔付。敌方惊而后退时,两步踏入,从敌方头上斩入。敌方向后倒卧时,再一步踏入取上段围住(资料①)。


         (要义)敌方从前面过来时,用刀柄打击其水月。继而向后方之敌拔刀相向,斩切其胴(腹),敌方向后退却时,进而从头上斩至肚脐前。


        (演武)从直立的姿势开始,两手按刀同时从左足开始向前进,4步时右足踏入的同时,用刀柄向敌方的水月进行打击。鞘引的同时以左足为轴向正后方转向拔刀,右足踏入并以右片手向敌方的胴(腹)水平斩切。左足向前送出并向右脚时左侧受流,继而以上段高举过顶,此时右足踏入并从敌方头上斩下至肚脐前<注>。


        左足踏出并以左上段示以残心,然后左足后退呈中段的姿势。行“下段残心·纳刀”。


        <注>在公开演武等场合,继续进行全剑连居合“诸手突刺”,追加斩切3人之敌的动作,并面向正面结束技法。


三本目  廻り掛け(从正面向左)<原义·田宫流>


        敌方在左边并行的途中,手按向刀柄拔刀之时,左足向后退并进行目标为敌方横腹部的拔付。将其太刀向左卷,并运足向头上切入(资料①)。


        (要义)为应对敌方在左侧并行途中拔刀,面向左边的敌人,斩切腹部,进而从头上斩下至肚脐前。


        (演武)从直立的姿势开始,两手按刀同时从左足开始向前进。4步时右足踏到左足前面,以右足为轴转面向左边,左足后退同时以右片手向敌方胴(腹)部水平斩切。右足向后退并向左足时,左侧受流并以上段高举过顶,再在右足踏入同时从敌方头上向下斩至肚脐前。行“下段残心·纳刀”。


四本目  右の敵(从正面向右)<原义·镜新明智流>


        敌方在右边并行的途中,手按向刀柄并拔刀的时候,左脚向左开足并以敌方右鬓为目标进行拔付。将其太刀向左卷,并运足向头上切入(资料①)。


        (要义)为应对敌方在右侧并行途中拔刀,面向右边的敌人,向小鬓(按:鬓角、太阳穴)斩切,进而从头上向下斩至肚脐前。


        (演武)从直立的姿势开始,两手按刀同时从左足开始向前进。3步时左足向右足前踏出,以左足为轴转面向右边,右足踏入同时以右片手向敌方的小鬓切上(切至敌方的左头上)。右足向后退并向左足同时左侧受流,并以上段高举过顶,左足踏出并从敌方的头上向下斩至肚脐前。行“下段残心·纳刀”。


五本目  四方(从正面开始向后、左、右)<原义·立身流>


        敌方从四面包围时,应付我头上(攻击)同时右足踏入,将前方敌人以头上为目标进行拔打,并运足(转身)斩切后方敌人,复右足踏入同时太刀向左卷回,再斩一刀;然后右足向右后开足,太刀向右卷回并斩切右边(按:一开始朝向的右边)的敌人,复右足踏入同时太刀向左卷回,再斩一刀;此时运足(转身)斩切后方(按:此时朝向的后方)敌人,复右足踏入同时太刀向左卷回,再斩一刀。这样将四面的敌人全部斩杀(资料①)。


        (要义)敌人从四面包围时,对正面的敌人从头上至颚下进行斩切;继而面向后方敌人,从头上切入至颚下,再从头上向下斩切至肚脐前;接着,面向左边(按:此时朝向的左边)敌人,从头上切入至颚下,再从头上向下斩切至肚脐前;最后,面向后面(按:此时朝向的后面)的敌人,从头上切入至颚下,再从头上向下斩切至肚脐前。


        (演武)从直立的姿势开始,两手按刀同时从左足开始向前进。2步的时候右足踏入的同时,以右片手从敌方右头上开始斩至颚下;继而以左足为轴,向正后方的第二敌人转向的同时,右侧受流并取上段,从敌方头上斩至颚下,再左侧受流变为上段并右足踏入,从头上向下斩至肚脐前;接着,以左足为轴,向左边(按:此时朝向的左侧)的第三敌人转向同时,右侧受流并取上段,右足后退同时从头上斩至颚下,再左侧受流取上段,右足踏入并从头上向下斩至肚脐前。


        最后,以左足为轴,向正后方(按:此时朝向的正后方)第四敌人转向的同时,右侧受流取上段,从敌方头上斩至颚下,再左侧受流取上段,右足踏入并从头上向下斩至肚脐前。行“下段残心·纳刀”。


资料①:《警视流剑术组太刀之方书(明治24年11月1日写之)》


        《剑道的历史(资料编)》第524页,前记“警视流立居合”形解说案“原义”参照。




资料②:警视流立居合(昭和56年《警视厅剑道要鉴》第71页)